刘秉军总经理参加2017第八届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专题对话

来源:祥德动态时间:2017-07-11 17:02:18

blob.png

201776日,由《国际融资》杂志策划,携手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主办的2017(第八届)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暨2017(第七届)“十大绿色创新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成功举行。下午,论坛进入专题对话环节。第一场专题对话的主题为“产业升级与投资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程会强为本场对话的主持人。

参与本场对话环节的贵宾有: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联席总裁李伟群,中国并购公会秘书长、北京尚融资本合伙人董贵昕,北京祥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祥德国际投资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秉军,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中银国际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丁盛亮,以及绿色创新企业代表——新疆国力源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余发强和商丘瑞新通用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波。

程会强/主持人:我们这场专题对话的主题叫产业升级与投资创新,我们有七位对话嘉宾,有投资专家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下面我们从李伟群先生这依次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blob.png

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联席总裁李伟群

李伟群: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我跟这个论坛渊源很久,跟国际融资杂志主编李路阳认识很多年,前期也参与了很多工作,包括评委,往届也做过多次主持人,现在成为嘉宾了,因为我个人工作也有些变化。我现在加盟中科招商集团做联席总裁,我分管几个业务,我自己的心态是到机构学业务,原来在中国股权投资协会做秘书长的时候,我们协会就是这个论坛的协办方,参与了很多业务。通过几年来多次参与这个论坛,第一对绿色金融或者绿色投资几年的发展,有机会接触了很多,包括马骏博士也讲了他们的工作,我也是人民银行绿金委委员,也通过很多学习研讨参与了政策的起草和前期调研,深知国家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以及最近两年在投资方面的很多成功案例,让我们有章可循。

blob.png

中国并购公会秘书长、北京尚融资本合伙人董贵昕

董贵昕:大家好,我也参加过几届绿色创新企业的评选活动,每次参加心情都是非常兴奋,因为我一直在做投资,现在是尚荣资本合伙人,也是中国并购公会秘书长。我们特别倡导的理念,就是要保持做绿色投资、绿色金融,我们一直在倡导这些理念和方向。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倡导社会责任投资,也有绿色投资和环保投资这个概念。作为投资行业,特别希望有更多机会把资金用于支持绿色创新企业,支持对环保有贡献的企业,也支持对发展绿色行业的在科技创新。谢谢大家。

blob.png

北京祥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祥德国际投资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秉军

刘秉军:大家好,我也是多参加这个平台活动。我觉得这个论坛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学习的平台,也是合作的平台。我来自祥德投资,最近二十年以来,我们一直关注高科技和制造业的投资并购机会。这场对话的主题是:“产业升级与投资创新”。高科技和制造业中,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升级、绿色金融创新方面合作空间比较大,各位的合作机会比较多。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我们要多服务多做贡献

blob.png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

孙轶颋:大家好,如果是一般的投资项目不需要我在这里,因为投资者也在,我们的企业也在,但是加上绿色呢,我们经济学当中就有较强的关注性.我经常参与发改委,银监会、央行、住建部、环保部队这方面的研究,把政策这块短板补上,促进绿色投资。我的定位很清楚,一个是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做好平台,第二是为政府的绿色发展和绿色投资做好服务。

blob.png

中银国际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丁盛亮

丁盛亮: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我来自中银国际投资银行部,我是首次参加这么高档的论坛,非常荣幸,非常兴奋。中银这几年也是快速从大的企业营销服务转向科技创新,尤其是绿色环保这个产业。今天在座的好多朋友都是我们已经接触过的企业,也有上板的企业。我们采用的是投资+投行模式。今天我是投行的角色,我相信,金融投资也是服务绿色金融方面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希望能和投资者们共同为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以及中国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blob.png

新疆国力源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余发强

余发强:大家好,我是新疆国力源投资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今天上午也荣幸地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了心得。国力源本身做的是利用秸秆作为原材料制浆造纸,国力源技术不同的地方是在整个过程做到闭循环,不对外排放污水。这个技术今天刚好在乌鲁木齐新疆建设兵团的环保局正式做环评的审核验收。

blob.png

商丘瑞新通用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波

刘建波:大家好,我在商丘瑞新通用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就职,我们公司是做环保设备的,过去我们的设备出口到了60多个国家,积累了很多环保设备制作方面的经验,最近两年我们通过公司股权改制,正在思考在不影响生产、生态,正常生活情况下,如何做中国的环保,如何做创新,如何做增量,最终把环保装备应用到各家各户。

程会强/主持人:刚才各位投资专家和企业家给大家做了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围绕这两个创新企业,一个是2016年的十大绿色创新企业——新疆国力源,一个是2017年十大绿色创新企业——商丘瑞新通用,接下来请围绕产业商机和投资创新做深入的介绍,首先有请余总先做一下介绍。

余发强:刚才说了国力源的技术本身是对生物废弃物料加以利用,在大环境下减少燃烧,减少空气污染,同时更好将生物物料用到极致,更好利用它。我们的技术除了刚才说的制浆造纸之外,我们有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出来,其中也包括生物质萃取,就是从秸秆里面提取更高质的产品,我们自己还有30多专利,其中有一部分是设备上的发明。我们在设备机械方面,已经能够做到不蒸煮就可以出纸了,现在在整个产业链里,我们围绕在整个生态环境里,用废弃物料做更好的产品,现在跟天津科技大学一起研究女性用品,小孩子的尿不湿都能够用秸秆做,将来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做,去进行产品的实现。

我们的创始人也不在这个领域,很多人说你们都没有这个领域里的经验怎么能够做出这些东西?我去年有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了,如果意志坚定,最终就可能攻破技术难关,就是创新。从融资层面来说,我们跟很多投资机构,包括一些大的上市公司或者是财团,今天在吃饭的时候刘总也说了,就是很认可你这个项目,一口就说我把你这个项目收了吧。最近有超过一半的投资者是质疑我们的技术。国力源的技术虽然小试中试都成功了,但是还没有正式的产业化,因此,仍然有很多人质疑声音: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人做都失败了,你又不是这个行业的,你怎么能做成功?我估计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程会强/主持人:请刘刘建波董事长介绍一下瑞新通用的创新模式。

刘建波:我先说一下我们的商业模式,瑞新通用一直是设备研发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经过2016年的股改,今年上半年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四生概念”:生产状态、生活状态、生态状态,通过这三个状态的改变和应用,如何做成生意(第四生)。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好玩的事把环保做得非常有意思。

今天吃饭我们也讲,如果一桌子菜吃了一半,那一半去哪儿?201610月在清华大学,联合国环境署举办了一次会议,展示了很多技术,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没有因为我们的生态环境改变而改变,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技术来进行改变?当时那几个专家觉得很奇怪,说:“我们对中国不太了解,也没有办法回答你。”后来我们找了很多人做餐厨垃圾的处理,脱水就减量了。再就是通过养虫子,再将虫子拿来喂鸡。现在云南和广西有很多企业在用,养的鸡健康,鸡蛋卖的价格也很高,而且鸡粪也可以做混凝土。所以第一,我们要挣钱,要做生意。第二,一定好玩,不好玩的事谁都不干。我们的设备也是这样的道理,我们几个示范点做起来,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垃圾处理厂现场看一下。

程会强/主持人:两位企业家的现身说法,既有技术创新,也有投资的创新,我想,在座的几位投资人、专家听了以后会有很多感想,你们对国力源、瑞新通用有什么样的评论或者建议?

丁盛亮:评论没有,今天两位说了,环保是大家心中的梦。我想跟余总请教,纸的生产真的是重大的污染源,国力源创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值得尊敬。刚才说了,我是做投资银行的,某种程度上是从投行的角度来思考,你们国力源能不能通过产业化发扬光大?这个问题不光我关心,也是很多投资机构关心的。我就一个问题,国力源选址在新疆,您是怎么考虑的,是不是跟国力源的原材料的成本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这个企业将来要扩张,会不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制约?

余发强:谢谢丁总。我先从商业模式说一下,国力源接下来商业模式,包括它的发展,是以技改,有了这个技术,我们要把技术推广出去做技术的输出,不会在全国每个省份或者我们认为可以在那边开发的市场里建立自己的厂。因为从两年前到现在,国家已经关了一万多家造纸厂。我们要考虑到原材料,如果原材料没有在我们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是不会技改那个厂的。现在我们选址在新疆,是跟兵团一起合作,兵团棉花产区全国最大,现有的产量远远多于我们真正使用的,所以原材料的量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其次,在结构上是跟兵团合作,真正的成本属于收、储、运,我们不是采购,不向农民购买秸秆,我们是替他们解决了头疼的问题,他们的秸秆如果不烧、不还田,人工费平均每亩地在2030块钱,自己要算账就是这个价格,我们的做法是免费收了以后,还给他们钱,从国家这方面,最终给我们的补贴,对他们来说又不花钱,又有收益,这是他们愿意跟我们合作的原因。

刚才我也少说了,我们的固废能做成有机肥,回馈给兵团的农户。我们201612月份与丹东一个造纸厂已经签了合同,为这家当初因为环保不达标已经关了5年的企业做技改。下个星期或者7月份第3周,我们就能够正式看到该厂重新开机试机。当地的原材料是稻草和芦苇,从2016年到现在有好多纸业公司陆续找我们,有一家是新疆库尔勒的国有企业,2015年关停,他们是用芦苇造纸,是西北最大的制浆造纸的公司,但他们也解决不了这个环保零排放问题,所以找到我们谈合作。我们一定是在可控的情况下才会做技改,所以不会担心成本上面有涨幅。

丁盛亮:刘总,非常欣赏您的视野。您刚才讲了一句,我突发奇想,您说到做环保是非常好玩的事,这真是有情怀的企业家,我之前缺乏和您的深度沟通。就这个话题,我问突发奇想,以前环保都是做公益,国家有补贴支持,但是真正好的公益还是要有产业化的运作,我的问题是,在环保领域怎么把公益和商业有机的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刘建波:首先,我说一下盈利模式,我们也做国家项目,三大油的油品处理我们也在合作,那些都已经挣钱了,国家补贴也很高。第二,好玩这件事是个体化的事情,因为任何产业,如果从老百姓的角度讲,不好玩就没有人做,像垃圾分类,大家分类这么多年还做不成,我们几千年形成了生活习惯,导致我们就没法分,我们不像国外,美国、日本所有东西从超市买过来了,没有那么大量的餐厨垃圾,我们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掉,既好玩,又挣钱,这是一个问题。老百姓不分,国家层面又解决不了。我们是不是在社区和乡村解决掉?我们上个月搞了一个项目,如何解决不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的问题,可以养猪,可以喂鸡,我的粮食和蔬菜可以卖得很好,不是说非要打农药,他们也想这样。我们一直跟他们讨论小型农场作为示范,财政部给每个乡镇150万,农民不想自己做,我们用这种示范方式来建,解决了污染的问题,而且还用商业的方式解决了生产问题,从生活、生产、生态到生意,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推广。

孙轶颋:我问两个我很关心的问题,今天是讲投融资,目前你们投资轻量化,有没有投?为什么投?为什么没有投?第二个问题,今天的场地是北京产权交易所,你们两个有个重要的产权,这个产权对于你们的投融资有没有帮助?

刘建波:我们现在在产权里有30多项专利,6项发明专利。投融资这块,从设备制造和销售,这块专业能力很强,一旦准备出货就要收30%的订金。从产业角度来说,举个例子,中国所有污水处理厂大家多处理水,但是泥去哪了?这是一个问题。包括我们跟油田打交道,大家采出的是油,油泥去哪了?过去国家没有这种技术。我一直和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合作,合作之后,碰到中石油的领导问我:“你那么小的企业,他们为什么跟你合作?大学没钱、没人还是没有技术?为什么非要和你合作?”我当时提出了一体化的概念,因为石油行业的人太专了,只做一个点,我们讲的四生的概念他们都没有。石油回收以后可以回炼,慢慢产生了一个产业链,要做就会做成一个产业链,做别的也没有意思,在这方面肯定需要融资。

李伟群:首先对你们两家企业表示祝贺。我知道你们经过长达半年的报名、评审,冲破了层层竞争,获得优胜。简单说两句话,一个是祝福,一个是建议,祝福你们在各自领域做得更快、走得更远。建议就是我们看到很多创新企业很不容易,有一个核心的技术,还获得了专利的保护。但是在创新的路上,现在存在着创新周期越来越短的竞争和外部创新越来越大的挑战。从投资上来讲,我对创新企业有一个建议,你们要创造和巩固技术的领先性,创造1.0实现了,但是2.03.0能不能继续巩固?台下有吴昌华吴总,她是清洁技术国际友人,也是清洁技术大使,每年在全球各地主持演讲,也接触了很多理念,更重要的是她每年组织低碳技术交易会,她这个平台上有很多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可作为创新企业参考、对比和实现跨越的创造。特别建议现在的创新企业应该积极寻找合作,整合更多的技术,不断壮大创新的优势。企业经营原来叫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技术;二是生产;三是销售,就是市场;第四叫企业财务。这几个方面,作为投资人来讲最看重的是技术,如果有好的技术、好的项目,资金不是问题。另外,我建议创新企业应该积极和股权投资机构交朋友,即使不投资也可以给你很多好的建议,这些建议是让你走得更远,把握好方向。在创新这个大背景下,在绿色发展这个大趋势下,一定是创新企业能够走得更容易、更快,我们也特别希望和创新企业一道寻找好技术,探讨好的合作模式,能够在资本推动和帮助下,帮助这些创新企业生产更多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我们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做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程会强/主持人:李总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下面请刘刘秉军总经理谈谈。

刘秉军:去年在这个舞台上和国力源余总有过深度的交流,所以,我今天的问题就提给瑞新通用设备刘总通用设备企业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有订单才能做设备、卖设备。特别是专用设备方面,尤其如此。从这个角度讲设备企业在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不是很充分。

在今天中午,我和建波总裁有一些交流我觉得他对企业发展有很好的视野和独到的认识我今天的问题是在企业主营业务构成里大概是什么样的结构?如果在收入结构里,大多数都是由设备销售收入构成,那么,能不能把设备研发和销售为主的模式变成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式?好玩的事做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把设备销售商转变成服务运营商?这是我的问题也算是一个建议。

程会强/主持人:好,刚才几位专家对两位企业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两位企业家听了建议以后,你们觉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余总您先说说。

余发强:今天上午也听到了关于发债这样的事情,初创企业,大部分企业可能在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包括有好的项目,如果跟科技类有关系的,前期的投入把一个厂子做出来,在国内正常来说通过小试中试最后量化生产,这个过程当中,前期所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大,在报表方面肯定没有那么好看。谈到发债这个课题,从初创到真正已经量化生产有一个过程,我想知道关于发债这块,什么时间段是属于成熟的?因为在最前面的,包括国力源在内,今天国力源的技术OK了,没有问题,但是还没有进行销售的时候,包括我跟一些投行谈,他们问,你说国力源利润能够有这么多,能卖到这样的价钱,整个经济效益怎么样?当他没有看到这个之前肯定也不会向你发债,关于这个,我想听一下各位专家的看法。

孙轶颋:上午主题论坛提到了发债,现在有两种,银行和交易所市场的绿色金融债,这个占了80%以上。还有国家发改委的绿色企业债,这个占比不多。现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也在搞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债。债券很多,也有很多文件,老实说,债券对从初创到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企业来说,可能不大适用,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债券是银行发行的,跟贷款一样,利率稍微贵一点,但是它的要求是一样的,风险可控,盈利稳定,抵押物是需要的,上规模的,这几样对初创型企业来说都不符合,而且很多高科技企业抵押物不行,只有知识产权和好的技术。所以在美国和欧洲,初创期企业还是以股权为主,特别像VCPE这些为主,在这个阶段,债券包括银行的借款都不是很好的方式。

程会强/主持人:刘总,您有什么问题向各位专家请教吗?

刘建波:比如我们现在创新完成了,专利技术和研发接入以后,我遇到一个问题,做县级的一千多垃圾处理厂,因为要先拉过来,我这边是设备操作者,无法做这个运营,我就找一家做运营的人,我把基础设施建好了,交给运营商操作,如果一个县这样做可以,但一千多个县这样做,就无法做了。现在就有这样一个矛盾,现在我们跟河南一家公司合作,他们的实力做一两家没有问题,但是做1020家就不行。

李伟群:这个问题很好。刚才也讲了,对股权投资机构来讲,它是不怕风险的,因为他知道早期项目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高收益,但是高风险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希望自己侥幸规避这个高风险。其实高风险真的不可怕,因为股权投资通常是对行业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投资的研究,它一定会了解这个行业里的技术、政策和优秀企业经营的成功之道,它特别希望跟创新企业平心静气坐下来合作。比如我们说股权投资机构很挑剔,不好的项目不会投,所谓不好的项目,可能技术先进性不够突出,如果真的有好的技术,我们特别希望和你一起,对一个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特别希望利用我们在行业资源和整合并购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被投企业快速拉直和优化产业链。刚才提到了上下游的问题,我们看到很多跨境的并购,有七层的架构,我国国内的产业链也需要,有行业资质的问题,政策支持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很常见。如果你有时间,有耐心,我觉得可以跟股权投资机构多交流,和他们结成好朋友,他们愿意和你讨论这样的问题。未来一定是借助别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才是共享经济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刚才提到发债的问题,我也同意孙轶颋先生的意见,早期企业发债很难,的确发债主体对自身要求很高,并且要求质押担保很苛刻,对早期项目来说挑战很大,但是创新投资也很难,不见得每个项目都能够投资。我们经常讲,很多创业者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吃苦耐劳很多年了,为什么没有得到投资?我觉得在双向选择的过程当中,一定是经过多轮次,逐步了解对方,逐步发现问题,如果回避问题,甚至有些人甚至骗投资人,这个肯定是行不通,走不远的。我们真诚希望创新企业对股权投资机构一定要坦诚。我们倡导承诺投资一定按时履约,但创新企业对股权投资机构也要真诚,客观的分析问题。这一点在很多创新企业当中还不够,借此机会做一个呼吁。

程会强/主持人:董总,您有什么看法?

董贵昕:刚才也听了余总和刘总的企业介绍和发展,余总是绿色生产企业,刘总是生产绿色的企业,这还是有区别的。这两家企业代表了绿色行业的两个大分类,一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制造的过程是环保的、绿色的;另一类是我能够用我的技术,利用我的产品,使地球、使企业、使人们能够获得绿色。这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的两个方向。我在所在的尚融基金一直是做基金和并购,我们应该更多支持像你们这样的绿色企业,因为你们在前期融资非常难,发债也好,银行贷款也好,没见到足够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是很难的,但是这时候需要更多的VCPE进来,逐渐规模扩大以后,还可以和我们这些做并购基金的,以及上市公司,大型的企业集团做一些行业的合作,这也是你们能够尽快融资、尽快的发展、做强做大的一种方式。

另外,我们也在做一些绿色金融方面的研究,我们有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正在和北大联合培养博士后。北大何小锋教授也正准备做绿色投资方面的课题,最近他发给我们一本国外的专著《自然资本》,书中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这个很新,除了我们通常说的物质资本包括货币现金以外,怎么样把把大气、水土、环境这些东西作为一个资本要素量化,能够估值,能够销售,能够变成一个资产负债表,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国家政策和企业投资,现在很多都是流于务虚的方面倡导、呼吁,但是国家政策缺乏一些量化的东西。像碳排放是可以量化的,类似的工作很多。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余总,我给您提一个挑战性的话题,这些年我们持续跟踪山东一家企业,他是循环经济和闭路的零排放的造纸企业,我不知道您的技术和他相比如何,它已经做成很大的规模了,在农业部也成为典型,您的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与他相比有什么差异,或者您的优势?

余发强:谢谢,先回答您的问题。这家公司跟我们的理念是一样的,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不排放污水,现在全球都是有排放的,我们是能够做到不排放污水,进行闭循环系统。我们很快就可以拿到环保局对生产系统的环评验收报告,能够得到国家环保当局的认可。环保局与第三方的环境监理在对工厂进行监督、勘察并做各个环节的水样品检测工作后,确认国力源在工程与生产线的建设上是没有地下排污口的。我们国力源的定位不是为了跟现有的这些大的纸业公司一比高低,我们的定位是想把这个技术介绍出去、分享出去。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接触的这些纸业老板不少于10家,他们已经了解到国力源的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签下的是三家技改合约。另外,在丹东,我们也做了技改项目,现在真的想做的是产业整合基金,有这么多公司认可我们的技术,但许多已经被关闭或停止运营的造纸厂的财务实力可能不强,没有过多的经济实力支付技改服务费,所以我们希望与产业整合基金合作,通过这个渠道让基金参与进入,协助受技改方在资金需求方面的介入,可以获得技改后的经济效益与分成,甚至待公司日后上市时,有退出的机制和考虑。

程会强/主持人:总,您有什么看法?

刘秉军:我想从微观上,讲一讲产业升级与投资创新这个话题。

比如我们还是以瑞新通用设备这个企业为例,现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完成了,专利技术和研发接入以后,设备业生产出来了。面对县级的一千多垃圾处理厂,原来的模式是刘总只负责设备生产销售,无法做这个项目的运营工作他还得找到一家运营把基础设施建好了,交给运营商去运营。这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一个县两个县这样做可以,但一千多个县这样做,就无法做了。其实,这么做还有一个问题有待于优化,就是业主在招标时,由于设备厂商和运营方是两个主体,核心竞争优势不能突出,还会带来低效率、低收益问题,没法真正实现互利多赢。

我的建议是,刘总把设备生产销售发展成为生产销售+投资运营服务,设备销售业务比较简单,就是靠天吃饭,有订单就有生产就有销售。所以,不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果刘总能够把设备生产销售模式发展成为生产销售+投资运营服务模式,就可以把几个项目复制成为几十个项目,不但有销售收入,还有投资运营和服务性收入,就从单纯的设备生产销售转变成了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有了融资的必要性,投资者就愿意与企业一起考虑融资的可行性,企业就可以早日得到投资者的增值服务。

程会强/主持人:经过两轮的对话,大家对企业的创新,包括一些投融资模式有了看法,在座额听众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

听众提问:非常荣幸《国际融资》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和大咖面对面交流问题。我来自久银控股。我想问在可降解材料当中,中国的技术有没有可投的价值?中国现在有没有这样的好企业,有没有专门服务于可降解材料的资本?

刘建波:一个是矿物质的降解,还有生物质的降解。现在国际上比较领先的,还是国外讲的一种虫,有一种虫可以把塑料完全吃掉,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虫吃了以后,重金属超标,无法做饲料。

听众提问:中国在可降解技术方面有没有可以跟国外媲美的技术?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或者好的企业有没有?

刘建波:我刚才讲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和国外没有可比性,我们的设备也卖到国外,我也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到中国买这么便宜的设备?不用它自己的设备?在中国降解成本的问题,无论任何方式都会牵扯到成本的问题,所以只靠国家补贴很难实现,这是我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做得比较好玩,又有生意?目前国外的高端技术用在国内确实不合适,我们也没有发现。

董贵昕:现在绿色金融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包括银行的融资,有一定的比例要支持环保,可降解只是环保的一个细分,包括基金,也有绿色产业发展基金,还有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我们都在寻找这些绿色投资和绿色环保企业的投资机会,这肯定是非常有前景的。

程会强/主持人:刚才的问题可以回去深入探索。最后请李总用一句话总结。

李伟群:我知道在座的每位大咖每人讲一下都没有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由于时间原因,我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们的意愿,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绿色投资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最优选择。